当前位置:首页 > 重大专项 > 重大创新项目

项目专栏: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5-09-1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任琳主持完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YZD029),阶段性成果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系列重要讲话》资料汇编;期刊论文5篇,其中AMI核心期刊论文3篇;三报一刊理论文章1篇;内部研究报告34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和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本课题立足于国际格局深层次变迁的现实,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核和实践路径。力求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总结,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解释框架和政策建议。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是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势与挑战。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特征更加明显。新形势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亟须破解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塔西佗陷阱等理论难题,秉持同球共济精神,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

二是提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从历史逻辑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从实践逻辑看,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体现在推动全球发展、维护全球安全、推动文明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完善全球治理等四个方面。

三是关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的理念创新。考察中国外交理念的演进历程和极富特色的理念创新,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中的现实意义,从新型国际关系、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商共建共享等角度的理念创新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西方国际关系学理论的扬弃。

四是总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已有实践。梳理过去十余年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多层次实践成果。从重点领域、重点国别命运共同体建设,到构建区域和跨区域命运共同体,以及参与引领全球治理,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伟力。

五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政策参考。可考虑先领域、后国别,分层谋划、一体推进的推进路径,重点关注已获得广泛共识且紧迫性强、认可度高的议题,进一步整合多双边机制,构建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全球治理新框架。

三、成果的主要价值

课题在理论上加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逻辑的学理化研究,对国际关系理论和全球治理范式提出新诠释;在实践上通过对具体案例与数据资料的提炼分析,为外交决策与多边合作提供参考依据,在破解四大赤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mail:zhc-kyj@cass.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版权所有